-
抗战图书更多的纪实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各地出版社推出了大量相关图书。一些权威的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在抗战图书中尤其醒目。这些出版社出版的书在史料运用上比较严谨,材料也比较丰富。比如中共党史出版社就推出了系列图书,共有25本,这批图书中的《中国共产党抗战图志》、《中流砥柱
发布时间:2005-09-03 -
教育部批8省区市 助学新政策执行为何如此难
以“不让一个大学生因贫困失学”为目标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一些地方迟迟得不到落实
发布时间:2005-09-01 -
首部记录侵华日军践踏战俘人权文献片将播映
第一部记录二战时期侵华日军践踏中国战俘人权的电视文献纪录片《不应忘却的历史》摄制完成并即将播映。这是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南京电影制片厂和江苏亚细亚影视制作有限公司今天共同在北京宣布的。 该专题片共10集,长250分钟,通过大量翔实而珍贵的历史资料,全景式记录了侵华日军置《日内瓦国际公约》于不顾,对中国战俘进行屠杀、残害和奴役...
发布时间:2005-09-01 -
节约教育应从孩子抓起
■如果每一个孩子从小具备勤俭节约这一优良传统美德,不仅将使孩子们的一生受益匪浅;而且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才会有雄厚的基础和强大的力量。 今年年初,在中国工程院召开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特别要抓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要领导带头,二是要从娃娃抓起。罗沛霖院士建议:要教育我们的孩子...
发布时间:2005-08-31 -
“地大物博”在“教育”我们什么?
在描绘伟大祖国时,我们习惯于骄傲地使用“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这样的字眼。中小学教科书上一直是这么写的,老师一直是这么教的,考试卷上也一直是这么填的。最近,在上海市政协召开的一次关于“节约型社会”的讨论会上,政协委员沈思却提出建议:将“地大物博”请出中小学课本,代之以“地大物不博”(新华社8月25日)。 政协委员的这一建议,马...
发布时间:2005-08-31 -
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开幕 参赛人数创历届之最
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主办,郑州市人民政府承办,全国体育协会协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9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26日在郑州市航海体育馆开幕。本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的开幕式一共分4个环节进行,分别是“生命之水”、“篝火寻梦”、“心儿飞翔”和“永远的太阳”。 本届中学生运动会是郑州市在新世纪承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综合性运动...
发布时间:2005-08-31 -
陈至立致信祝贺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召开
第九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26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开幕。国务委员陈至立在中运会开幕前专门致信组委会,对全国九千万中学生的体育盛会表示祝贺。 陈至立致第九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的信全文如下: 值此第九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在河南郑州举行之际,我谨向全国九千万中学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力支持这届运动会的河南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全国中学生...
发布时间:2005-08-31 -
家长成青少年咨询网站主角
专家提醒:过度保护、干涉不利于孩子成长 “孩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吃饭、睡觉、还有上网,和我们说不上几句话”、“孩子高考成绩不理想,成天闷闷不乐,该如何开导”……自上海市民(青少年)信息服务平台开通以来,家长们居然“越俎代庖”当上孩子的“代言人”,成了青少年网站中的“主角”。 瞒着孩子来报名 随着高考录取接近尾声,登陆网...
发布时间:2005-08-31 -
教育部副部长:中小学乱收费主要是地方政府逼的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昨日对媒体披露,目前中国许多地方以收费代替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这是造成教育乱收费问题的症结。他表示,教育收费应是政府投入的补充,但绝对不能代替政府对教育正常投入。“我调查的结果是,中小学乱收费主要是地方政府的乱收费。不是学校在乱收费,都是地方政府逼着学校乱收费。” 据张保庆分析,政府应该是各级各类教育...
发布时间:2005-08-31 -
香港5万小学生将接受节电教育
香港中华电力公司将举办一项名为“智慧用电知行合一教育计划”的活动,在9月新学期开始时,向香港120家小学的5万多名小学生进行节电教育,希望小朋友们能把珍惜资源的观念带出教室,与家人及亲友分享,共同为保护地球资源而努力。 中华电力市场及客户服务业务总监周腾辉表示,“知行合一”教材引入了儿童心理学原理,利用互动游戏和问答,加...
发布时间:2005-08-31 -
中学生不当消费
是中学生,还是小富翁? 田力是记者一位朋友的孩子,在郑州市某中学就读高三。朋友两口子工作都不在郑州,所以为田力选择了一所全日制学校住校学习。8月20日下午,在文化路一家麦当劳餐厅,记者见到了这位令母亲叹气的他。从他的衣着上,能看出来他对衣服的挑选很有品位。上身是一件藏蓝色的阿迪达斯长袖衫,下身是一条深蓝耐克长裤,脚穿一双耐...
发布时间:2005-08-31 -
中央媒体聚焦我市中学生创意设计
日前,“保护知识产权
发布时间:2005-08-31 -
自古英雄出少年?“丁俊晖现象”与暑期培训热
1987年出生的丁俊晖,8岁半接触台球,13岁获得亚洲邀请赛季军。2005年4月3日,这位仅18岁的青年获得了职业生涯的首个斯诺克台球排名赛世界冠军,这也是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上获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从那一个刻起,在国内不被太多人关注的冷门项目开始备受家长们的青睐。家长们纷纷把孩子送到体育训练营,后来更多的人把这称为“丁俊晖现象”。 ...
发布时间:2005-08-31 -
法律上如何对待中小学生暑期打工
暑期打工算不算童工 据《东南早报》报道,暑假期间,福建泉州一些贫困山区,有不少中小学生进入企业打工,被泉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一些企业称为“暑期工”。 小陈和小王都是泉州某小学五年级学生,他们今年只有12岁,在泉州某工艺厂打工。说到打工的原因,小陈说,主要是为赚点钱,补贴家用。小王则说,暑假在家没事情做,比较无聊,父母不...
发布时间:2005-08-29 -
国家助学贷款一年50亿 惠及65万大学生
教育部统计显示,自2004年6月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以来,全国已新增审批贷款学生65万多人,审批合同金额51.5亿元;连同以前几年办理的国家助学贷款,全国高校累计已审批贷款学生153万人,累计已审批合同金额122.5亿元。这是记者从今天下午教育部召开的介绍以国家助学贷款 为重点的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得到的消息。 另外,...
发布时间:2005-08-29 -
北京77所高校倡议不让一个大学生因贫辍学
8月26日上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召开北京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会议,这是北京市第一次由政府、高校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共同谋划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会议。会上,北京大学代表首都77所高校向首都全体高校发出倡议:不让一个大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 倡议指出,要加强对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制度化建设,积极探索、创新助学...
发布时间:2005-08-29 -
入学先练“反恐” 清华三千多学生连环演习
昨天上午,刚刚结束完军训的3000多名清华新生经历了紧张刺激的一个小时:先是在综合体育馆里遭遇“可疑爆炸物”,紧急疏散撤退到宿舍之后,宿舍楼里又发生了“火灾”,不得不再次撤退到操场安全地带。“祸不单行”当然不是真的,但连环进行的反恐演习和消防演习,着实给这些刚进大学校门的学生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上午10点左右,在清华保卫处防...
发布时间:2005-08-29 -
“问题学生”引发争论 中科大少年班之争
最近,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首批学员回母校聚会,立即有媒体跟踪采访,披露了这个班上昔日大名鼎鼎的“神童”宁铂如今出家为僧、干政“自我封闭”、谢彦波“有心理问题”的 “不幸”命运。中科大少年班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少年班是培养人才还是摧残人才?到底还要不要办下去?”的讨论于是在校内外激烈展开。 “问题学生”引发争论 1978年...
发布时间:2005-08-29 -
北大高考录取涉嫌性别歧视 男女生设不同分数线
接受高等教育的男生比例从整体上来说,仍然高于女生 2005年高考录取已经结束,新生正陆续前往高校报到。文艳(化名)没有盼来她心仪已久的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 文艳是北京二中一名优秀的应届高三毕业生,文艳是女生。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她满怀信心地报考了北大外国语学院小语种专业。文艳的高考总成绩是592分,属于高分,但文艳还是与北大...
发布时间:2005-08-29 -
穿名牌 谈恋爱--谁为大学生攀升的个性消费埋单
购买名牌服饰和化妆品、迷恋上网聊QQ打游戏、校园情侣“爱情消费”日趋攀升,埋单者却是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亲……越来越多的“个性消费”已成为当今大学生中一个不可抵挡的潮流,他们在追求自己的穿衣个性、爱情个性、网络个性的同时,不知道是否思考过:一切的“个性消费”都是用钱来“开道”的,他们的“个性消费 ”“炒”热了大学周边经济...
发布时间:2005-08-29